对服务器产业而言,2010年是很有纪念意义的一年。在产品上,我们迎来了包括英特尔至强 7500、IBM POWER7 在内的十多款重量级芯片及一系列服务器新产品的大发布;在应用上,从虚拟化到云计算,从 Web2.0的大规模分布式处理到超算中心里的高性能异构并行计算,我们看到了许多新的变化。那么,具体到x86服务器来说,这一年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呢?有哪些技术变化和应用特点需要关注呢?
1. 重新审视 x86服务器的作用
传统上,x86服务器被定位于中低端服务器,因为在向上扩展(Scale-up)、性能和 RAS 可靠性等方面明显要比 RISC 小型机矮上一截。不过,进入 2010年以来,这种定位发生了一些变化,特别是上半年推出的英特尔至强7500处理器,通过 QPI 直连架构、8核16线程设计、22条 RAS、最大32路 SMP 扩展等特性,将 x86平台推向一个新的高度。
2. 重视 I/O 瓶颈
尽管应用负载会存在计算密集型、内存密集型和 I/O 密集型等差异,但对于 CPU 芯片和通用服务器系统来说,这些应用需求都需要照顾到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不同时期,随着应用需求的变化,要考虑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。
3. 根据工作负载智能化调节资源
由于用户需求千差万别,理想的情况是让服务器变得更加“智能化”,即可以根据负载的变化实现自动调节资源。近两年来,这种智能特性已经开始呈现。
4. 用系统的观点考虑节能问题
IT 经理对于服务器能耗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,特别是对于中大型数据中心来说,节能不仅意味着一种社会责任,也会实实在在地影响到成本支出。
5. 向管理要效率
“向管理要效率”,并非一句空言。随着业务应用的发展变化,企业后台的 IT 系统和数据中心日益复杂,管理支出也在不断攀升。有统计表明,企业IT部门把70%的预算用在了 IT 运维管理方面,而只有 30%的资源可以用来支持业务创新。
6. 给刀片泼点冷水
凭借高密度、高可管理性、高度整合等优势特性,刀片服务器一度被认为是机架产品的替代品,甚至有厂商喊出了“Blade Everything”的口号。但刀片真的能适应所有环境,并完全取代机架吗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,因为没有一种架构完美到可以适用所有的场合,什么时候用刀片,关键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
7. 标准化与定制化
由于应用负载多种多样,一般会存在计算密集型、内存密集型、I/O 密集型等差异,而且对于某些用户,特别是大规模 Web2.0企业、超级计算中心、云计算数据中心等,还有着更多的特殊需求,因此,我们看到服务器定制化在 2010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。
8. 从虚拟化到私有云
进入 2010年以来,虚拟化技术应用的广度和程度不断加深。一方面是虚拟化的范畴更广,不再只局限于服务器,很多用户开始考虑存储虚拟化和 I/O 虚拟化;另一方面是虚拟化与行业应用结合得会更加紧密,而不只是针对基础架构的虚拟化。
9. 关注架构融合与统一管理
俗话说,“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”IT 领域也是如此。大型机时代以集中为主,互联网时代强调分布式应用,而到了今天的虚拟化与云计算时代,又出现了融合的趋势,这一方面是得益于技术的进步,另一方面也是应用发展的需要。
总之,从整个产业的角度来看,2010年是 x86服务器具有“转折意义”的一年,不仅性能上了一个大台阶,而且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。比如,以前你可能没想到把x86服务器做成小型机?没想到x86可以与GPU协同计算?没想到把x86与大型机整合在一起?没想到把标准的x86服务器做得跟“变形金刚”一样可以灵活配置?没想到 x86服务器芯片也能“超频”?……2010年,这些或得到进一步增强,或成为新的现实!
文章由海腾数据中心编辑:
Copyright© 2004-2020 河南海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性ICP/ISP证 备案号:B1-20180452
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18号
电子营业执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