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关于我们 >行业新闻 >借力电视媒体以打通市场脉络

借力电视媒体以打通市场脉络

时间:2011年2月19日

  2008年1月,湖南红网传媒有限公司成立,由《潇湘晨报》、红网等斥资1200万元共同创立,主攻楼宇电视。但与分众传媒主打广告不同,红网传媒的定位是“电梯新闻中心”,主要内容是晨报和红网的新闻、图片,以集网络、电视、触摸屏、高清全彩翻屏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红网传媒·政府公共资讯互动框架网为产品载体,由上屏的互动网和下屏的框架网两部分组合而成。红网传媒可覆盖长沙市行政空间、公益空间、商务空间,新闻与广告播出比例为1:1,因此具备不同于一般电梯视频的市场吸引力。目前,红网传媒在长沙设立了1500个终端,在益阳、株洲等周边市州也有近500个,2010年已开始盈利。同时,红网传媒将该技术向外省输出,目前已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展开合作,以技术和经验入股组建同类公司。

  3.借力电视媒体以打通市场脉络

  长沙是我国电视创造力最发达、影响力最大的城市之一。一方面长沙报业多年来面临电视的极大竞争压力,另一方面长沙报人也秉承谦虚态度,与当地电视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合作,借以打通多种媒体合作的市场脉络,并在实践中向电视学习。服务器租用

  2006年1月,《长沙晚报》、星辰在线联合长沙电台、电视台以“民声、民意、民智、民生”为宗旨,打造了全国最早的全媒体草根论坛“你说话吧”,仅仅开办一年就获湖南省新闻奖名专栏奖。在重大民生问题上,“你说话吧”成了长沙市委市政府的民意咨询平台,起到了党报、党网倾听民意、宣传政策和服务市委、市政府的作用。

  2011年1月,湖报集团又创办了一份新的公开刊物《UP向日葵》,该杂志是集团旗下原《新壹周》DM杂志与湖南卫视“天天向上”节目两个子品牌合作的结晶。据《UP向日葵》总经理朱珊介绍,杂志将以“天天向上”唯一官方刊物的身份推向市场,可集合关注“天天向上”的人群。采访内容由“天天向上”提供支持,主持人和嘉宾采访只对杂志开放,以吸引特定受众。杂志主打轻松励志,可弥补电视表现的短暂性和局限性,制造话题讲述台前幕后故事。

  朱珊说,《UP向日葵》杂志是一个纽带,可连接淘宝、“天天向上”和湖南城市生活。因此,在发行上《UP向日葵》目前与淘宝网七家品牌店签订代理销售协议,由网店购买杂志,再由卖家推送给自己商品的买家,同时杂志设立天天淘栏目,推广这些品牌。杂志也会通过“天天向上”节目来推广,征订则可以通过400热线、报亭、邮局等途径,也会在长沙市的消费场所精准直投,但杂志最终目标,是希望通过建立iPad、 iPhone移动终端阅读器,突破区域限制,深挖相关内容和市场。在经营上,《UP向日葵》杂志计划围绕“天天向上”节目和主持人,设立会员俱乐部,组织线上和线下活动,以产生收益,服务器租用也会通过与节目捆绑实现招商。

  稳步向全媒体转型

  虽然优秀的报纸目前还有增长空间,但报业整体向全媒体转型是必须着手启动的工作。长沙报业的策略是一方面继续保持传统报刊业及多业经营的能力,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旗下网站,并着手开辟移动互联网战场。

  出于新媒体发展趋势的考虑,传统报业“必须要借助各种新媒体来扩大在新兴人群中的传播,提升服务力、引导力和影响力。”因此,2009年4月,长晚集团开始全面改造、提升数字报业技术平台,在原有的电子采编和排版体系基础上,全面建设内部办公、内部采编、内部经营、对外宣传、多媒介发布的综合性数字化管理及运作平台,规划用2-3年时间,投资1500万左右, 逐步实现“数字报业战略”,即建立“两系两网、五个平台、五个以上新媒体”。

  星辰在线负责人潘显宏说,由于新闻这块牌子还不能丢,但又不可能去做新闻门户网站,因此以二级域名的形式建立了长沙新闻网,即以长沙新闻网与《长沙晚报》完全融为一体,打造一个全媒体的平台,来运作滚动新闻,采写主要依靠晚报的采编队伍。而星辰在线主网则完全走市场化道路,经营完全走文化产业的实体路线。据介绍,星辰在线2010年收入过千万,盈利过60万。龙钢跃表示,现在主要的问题一方面是如何使网站强势起来,另一方面是定位星辰在线为商业网站,还是新闻网站,这还在探讨之中。长晚集团正在组建新的网站领导班子,一旦新班子就位,星辰在线网在定位、发展方向、人员结构、盈利模式、内容升级改版等方面都会有新的动作。“按现有办法,虽然不会死,但也活不好,是不行的。”

  长晚集团以机关干部和高端企业客户为主要对象推出的《湘江手机报》,经过两年运营用户数超10万,集团旗下各子报也相应推出与自己内容相关的手机报,其中《娱乐快报手机报》被湖南省内大学学生广泛订阅,每年均能产生固定收益,且已经正式获得北京联通的准入证,春节后就将正式启动北京地区的发行。

  湖报集团的新媒体战略主要围绕华声在线展开。“华声在线”网站2006年在北京成立,并于两年后与“湖南在线”整合,成为拥有国内首份网络文摘杂志《华声》及《华声手机报》、网络电视等新媒体的产业集群。“华声在线”在全国省级党报网站中排名第一,旗下的“华声论坛”跻身于全球“十大中文社区”之一。2009年9月21日,中央外宣办下发《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试点工作方案》,确定“华声在线”进入首批10家转企改制试点单位名单,服务器租用也是重点扶持上市的主流新闻网站之一。目前,“华声在线”已完成资产清核、审计股改等基础性工作;下一步,湖报集团还要陆续将优良资产装入“华声在线”,起用最优秀的人才来做这项工作,力争尽快上市。

  在手机报方面,目前湖报集团拥有的《三湘手机报》《华声手机报》《大众卫生报手机报》《文萃手机报》等已实现百万用户覆盖,构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“手机报群”。《三湘手机报》内容偏重湖南,《华声手机报》国际国内层面内容更多,其中《三湘手机报》仅广东版的收费用户就超过30万。

  红网董事长舒斌说,红网作为省级网站的佼佼者,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。从2000年建立到2006年是红网与国企合作的阶段,红网构建起了一个既作为喉舌,同时又用市场方式运作的媒体,铸就了有官方背景网络媒体的成功范例。2006年,红网与《潇湘都市报》整合之后进入第二个阶段,这个阶段主要是做报网互动,与晨报资源共享,优势互补,发展互推,探索如何借力的问题。2010年进入第三个阶段,红网开始在湖南省内所有县市推动“百县上网工程”,即由红网提供品牌、服务器、技术支持、人员培训,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出人力、资金、内容,建立地方的全媒体网络平台。红网期望通过这一工作,实现长尾效应,让这些基层网站,成为红网的有机组成部分,以使得红网触角更深,根子扎得更牢。

  据舒斌介绍,目前“百县上网工程”已在湖南省全部14个市州和20多个县开展,预计2011年将完成全省的布局。2011年开始,红网准备向市州分站派驻员工兼任职务,以统筹市州站和县级站的内容制作等事务,服务器租用从而为地方网站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,最终目标是实现一县一网一手机报。在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市,红网则会自己投入资金和人力建设,如张家界网,以求将来实现更好市场效益。

  为适应移动媒体时代,红网与上市公司拓维信息合作建立了掌上红网。舒斌表示,希望通过打这张牌,使红网能够走出湖南,同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能够打造一个新的品牌。此外,小红人网是用红网的模式建立,主要面向青少年的网站。红网还希望通过与一些政务网站的合作,帮助其改变呆板、不吸引人的缺点,现在新疆的吐鲁番、西藏的山南已建成红网的分站。

  “现在的人出门,钥匙、钱包、手机这三样东西基本是必带,有可能以后钱包都不用带,因为手机也可以支付,那么手机的作用会越来越大。”《潇湘晨报》移动媒体部、技术支持部主任苟凯说,“既然手机是随时携带在身边的工具,那么如果能在手机上做出一个合适的产品,就能让用户接受服务。”除已有的《潇湘晨报手机报》外,《潇湘晨报》最新的动作是推出了基于苹果iPad、iPhone终端的阅读器。苟凯认为,苹果的产品形成了一个良好运行的生态链,服务器租用现在就是把《潇湘晨报》的内容包装后嵌入这个产业链。

Copyright© 2004-2020 河南海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  经营性ICP/ISP证 备案号:B1-20180452   豫公网安备 41019702002018号    电子营业执照